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所在,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认真落实党中央和高检院的决策部署、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积极构建并深入推进与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大宣传”格局,以“‘检察故事’入千家进万户”为工作思路“集成化”建设新媒体矩阵,倾力打造检察新媒体工作室,讲述游仙检察好故事、传播游仙检察好声音,增强游仙检察影响力。目前,新媒体工作室下有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企鹅号、直播游仙新闻客户端共5个活跃新媒体传播平台账号,实现了“两微一端”全覆盖,逐步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化的检察宣传矩阵。2020年以来,该院各新媒体平台共发布内容一千余条,累计阅读量9.7万余次,新媒体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央视频、检察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采编20余次,四川长安网、四川检察新媒体、四川政法声音等省级主流媒体采编70余次。
一、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故事团队”,推动选优塑能“一体化”
基层检察院宣传工作长期受人员数量限制,没有设置专业宣传岗位,仅靠政治部干警兼职宣传工作,在从事新媒体采编方面,往往会出现人员力量不足的困境。为充实新媒体工作室人员队伍,增强“讲故事”的能力,游仙区检察院一是突破部门壁垒,广泛招募人才。从全院干警中选拔了8名思维活跃、团队意识强、肯学习吸收的干警作为新媒体工作室核心成员,选拔中坚持专业导向,重点吸纳具有办案业务能力、写作报道能力、新媒体运营经历、活动策划经历的专业人才,建立了涵盖业务、管理、采编、文稿、技术等多方面的人才队伍,并呈现学历高、年轻人多、复合人才多的独特优势。二是搭建成长平台,加强业务培训。鼓励宣传干警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学习,防止外宣报道出现低级错误。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定期举办检察宣传业务相关培训,邀请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等专业人士来院开展摄影摄像、新媒体创意设计等专业授课,并分批派送新媒体工作室成员到专业宣传部门跟班学习,实战锻炼。三是配备专业设备,提供坚实保障。在现有摄像机、单反相机等专业设备的基础上,购置运动手持稳定器、无线收音话筒等,进一步提高作品采编能力,为产出优秀宣传作品提供硬件支持。
二、丰富素材资源汇聚“故事灵感”,推动内容采编“定制化”
按照以往作品采编模式,各业务部门将宣传素材报送至政治部统一编辑,政治部在素材收集上较为被动,存在无材可用、“灵感不足”的现象。新媒体工作室成立以后,游仙区检察院找准检察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发展方向,工作室成员主动融入各业务部门,汇集宣传资源,将能动司法检察工作的“富矿”提炼成“金子”,将“金子”塑造成“招牌”。一是提前谋划宣传任务,形成“定制清单”。创建宣传计划报备制度,各部门制定好全年宣传计划后报新媒体工作室,再共同制定重要节点和重要工作宣传方案,帮助各部门将业务成果转化为宣传成果,如微电影《“未”你而来》制作过程中,新媒体工作室联合业务部门在形成制作方案的同时同步“定制”针对该微电影的宣传方案,按照方案共同开展剧本讨论、剧情拍摄、作品推送等工作,将检察机关帮助迷途少年步入正轨重新拥抱美好生活的故事得到生动呈现、广泛传播。该作品被CCTV今日说法官方微博、四川省检察院官方微博、学习强国等平台转播,总播放量达6万余次。二是拓展素材来源渠道,推动“创意涌现”。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一名熟悉工作业务、写作能力较强的部门干警共同担任部门宣传联络员,定时向新媒体工作室报送宣传素材。视频拍摄及宣传作品制作中向全院干警提供方案剧本、开放拍摄场地及工作室,广泛吸收创意灵感,逐步形成全院“合下一盘棋”的宣传素材采编模式。三是优化工作管理模式,实现“协同创作”。采取集约化管理模式,由新媒体工作室牵头,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合力开展剧本创作、视频拍摄和后期剪辑等工作,充分运用微博、公众号、微视频、微动漫、微电影等方式集中力量打造展示检察新亮点、宣传检察新典型、发出检察好声音、传播检察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三、立足百姓视角凝结“故事精华”,推动宣传报道“鲜活化”
游仙区检察院突破以往宣讲式、灌输式的刻板宣传模式,紧跟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以形式生动、蕴意丰富的宣传作品传播检察感人好故事“暖人心”,宣传司法为民新作为“聚民心”,引领社会风尚新导向“筑同心”。一是丰富宣传载体,提升表现力。以视频、音频等多种载体开展外宣,拟开设“普法小剧场”视频专栏和“游检之声”广播专栏,打造轻松、诙谐和多样的检察宣传产品,提高阅读趣味性,提升公众接受度。二是丰富宣传角度,提升感染力。避免外宣内容行政化、简报化,注重小切口、大宣传,从群众关心的“鸡毛蒜皮”小事和干警日常办案、工作细微处入手,选择适当时机开展法治宣传,深度挖掘背后打动人心的故事,引起受众强烈情感共鸣。三是丰富宣传内容,提升影响力。紧跟社会时事热点,推出系列原创内容作品,宣传检察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受到网友喜爱,获得专业机构的好评。该院拍摄的讲述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查办的微电影《较量》获第五届检察“三微”比赛十佳作品奖,在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网、人民网展播;宣传公益诉讼的法治微动漫《精卫填海新传》被评为第三届“平安中国看四川”优秀微动漫;新闻稿件《绵阳游仙:84岁老人非法狩猎,检察机关为何不起诉?》被光明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