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绵阳市北川县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县自然资源局等八家单位建立的全市首个检察公益诉讼补植复绿警示教育示范基地投入使用。绵阳市院副检察长高艳辉、专职检委会委员杨育正、民事行政检察局局长顾万彬,县检察院检察长黄菊蓉,县法院、县自然资源局、县司法局、县森林公安局、县开茂水库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部分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参加了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落成启动现场会。
去年以来,北川县检察院在开展森林资源领域公益诉讼工作中发现,由于执法理念、监督管理、联动协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偏差,涉林案件中存在被破坏的森林资源得不到有效修复,长期处于损毁状态等问题。为了切实扭转这一局面,提升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实现“办理一案 治理一片”的效果,北川县检察院在加强办案的同时,牵头与县法院、县自然资源局等八家单位联合会签了《森林案件生态修复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协作配合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从“异地补植复绿”“公益保护协作配合”“生态修复规范操作”等方面建立了检察机关与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加强协作的相关机制,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细化了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指引,特别是对“补植复绿”的方式与原则、标准与管理、验收与评估、司法保护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在此基础上,针对就地补植复绿存在不能适用、适用不经济和缺乏替代性修复手段等一些情形,与县法院、县森林公安局等单位联合建立的全市首个检察公益诉讼补植复绿警示教育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北川县开茂水库五号坝废弃地、弃耕地,占地面积三百余亩,并针对该基地的管理,与各成员单位会签了《公益诉讼补植复绿警示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功能定位和管护职责,积极将其打造成集补植复绿、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法治宣传、开庭审理和社区矫正于一体的多功能公益诉讼示范基地。
据悉,目前该基地已针对两起涉林案件,进行了集中补植复绿,已补种树木40余亩、3000余株,相关行为人已承担树种、人工、养护等费用共计20余万元。
